柯棣华纪念馆

  

  1971年,唐县革命委员会将原工会俱乐部进行改建,成立白求恩纪念馆,7月1日建成,7月15日正式开馆。


  1982年5月,在白求恩纪念馆内增设柯棣华事迹展,易名为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198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唐县参加植树活动时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1985年12月9日,在唐县城北钟鸣山下举行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新馆)奠基仪式。

  1986年7月,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新馆开工建设。

  1990年12月8日,柯棣华纪念馆完成布展,举行开馆仪礼。

  柯棣华纪念馆内有基本陈列 “中印人民的友好使者”, 展出内容有:第一单元:青少年时代。第二单元:远道来华。第三单元:初到陕北。第四单元:晋察冀岁月。第五单元:以身殉职。第六单元:风范长存。

  柯棣华(1910—1942),原名德瓦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10日出生在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市。1936年毕业于格兰特医学院。1938年,志愿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1940年2月冲破国民党当局的重重阻挠来到延安,任八路军医院外科医生。1940年6月,来到晋察冀边区,任白求恩医院首任院长和白求恩学校外科教员。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辛勤工作,抢救伤员,培养医务人员,被边区军民誉为“第二个白求恩”。1942 年12月9日,在河北省唐县葛公村积劳病逝,年仅32岁。毛泽东主席题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




请您留言
  • 姓名 *
  • 电话 *
  • 地址
  • 邮箱 *
  •